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是避雷器的核心部件,对确保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氧化锌压敏电阻器是以氧化锌为主料,掺杂多种半导体材料(如Bi2O3、Sb2O3、Co3O4、MnCO3、Ni2O3、Al(NO3)3∙9H2O等)制成的电子陶瓷。添加物的种类、含量、形貌都会对压敏电阻器的电性能造成影响。
1996年,曹全喜等研究了Co3O4在压敏陶瓷中的作用和影响,指出Co是一种改性材料,,Co2+和Zn2+的离子半径相同,均为74pm,在压敏电阻烧结过程中,Co2+和Zn2+形成替位结构,从而形成填隙离子,能提高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系数和通流能力,并显著降低漏电流和限制电压。1997年,袁方利等研究了ZnO粉颗粒形状和大小对压敏陶瓷电阻的影响,提出颗粒细的球状ZnO材料有利于提高压敏电阻的通流能力。2006年,陈培荣和余志敏研究了热解法生产的类球状Co3O4对压敏电阻电性能的影响。
本文主要研究不同形貌的Co3O4掺杂对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电性能的影响,并据此选取更适合压敏电阻器配方的材料,提高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的电性能。
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到,掺杂不同形貌Co3O4的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的电性能有着较大差异,由于氧化锌是纤锌矿结构,存在大量空隙可以容纳Co2+,Co3O4中的Co2+占据Zn2+的位置,容纳于ZnO晶粒内部,在压敏电阻器烧结过程中,大部分Bi2O3偏析在晶界,与分布在晶界的Co形成固溶体,起到抑制Bi2O3挥发的作用,从而降低了漏电流,提高了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系数。Co3+的掺杂会在压敏电阻器内部产生氧空位,促进氧离子扩散,从而提高材料的致密性,使压敏电阻器的耐冲击性能和耐受工频过电压的能力提升。通过图1和图2所示SEM形貌可以看到,针状Co3O4较为松散,球状Co3O4较为密集紧凑,因此在与氧化锌及其他半导体材料球磨过程中,较为松散的针状Co3O4更容易与ZnO及其他半导体材料均匀混合,使压敏电阻器在高温烧结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固相反应,晶粒的分布更均匀。另外,结合两种形貌Co3O4的粒度分布情况,占比最大的粒径均为9.120mm,但是在针状Co3O4中的占比仅8.58%,而在球状Co3O4中的占比为19.36%,结合其他分布情况,球状的颗粒大小均匀性不如针状,针状颗粒较大且均匀,大部分粒径占比均在7%左右,最高为8.58%,在高温烧结过程中,较大且均匀的针状Co3O4分布在压敏电阻器的晶粒和晶界处,能提高压敏电阻器的势垒高度,从而提高其通流能力和能量耐量,且较大的晶粒可以吸收更多的能量。在8/20ms冲击时,晶界层产生的热量被均匀的晶粒吸收,减少了不同晶粒之间的温度差,使压敏电阻器的耐受能力提高。经过60A的2ms方波能量耐受试验后发现,两种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的电压变化率不大,性能基本一致。在受到工频过电压时,掺杂针状Co3O4的压敏电阻器可以更好地分散产生的电流和热量,使起始电流更小、耐受时间更长。1)在同一个压敏电阻器配方中分别添加相同含量的针状Co3O4和球状Co3O4,压敏电阻器的静态参数基本一致。2)对制作好的压敏电阻器样品进行8/20ms波通流能力测试和2ms方波能量耐受能力测试发现,掺杂针状Co3O4的压敏电阻器的电压变化率绝对值小于掺杂球状Co3O4的压敏电阻器,说明掺杂针状Co3O4的压敏电阻器性能更好。3)在工频耐受试验中,掺杂针状Co3O4的压敏电阻器比掺杂球状Co3O4的压敏电阻器起始电流小、工频耐受时间长。
本工作成果发表在2024年第9期《电气技术》,论文标题为“不同形貌Co3O4对氧化锌压敏电阻器电性能的影响”,作者为马雪丽、何欣。